“看见就是改变,纪录片是国家的相册”。9月21日至22日,“在这里看见中国——纪录片讲座和上映活动”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和位于韩国大学路的东洋艺术剧场成功举办,著名纪录片撰稿人张海龙用他惊艳的作品和充满哲思的隽永语言,向来自韩国各界的影视文化爱好者,讲述了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发生着的神奇变迁。
![]() |
活动现场【图片=首尔中国文化中心】 |
张海龙向现场观众介绍了中国纪录片的起源及发展、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市场情况和中国西部纪录片的发展,并且详细介绍了纪录片的创作历程、资金来源和运作模式等细节,让现场观众对中国纪录片背后的中国故事以及时代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加丰满的印象。
张海龙还带来了《流动的盛宴》、《新疆味道》、《寻味西藏》、《伊犁河》、《国之大运》等5部作品,通过艺术、美食和河流等联结人类共同情感的三大元素,向观众展现现代中国发展的丰富面貌。
9月22日是韩国中秋节长假的第一天。这天上午,东洋艺术剧场门前人头攒动,聚满了观影的观众。他们特别前来参加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首尔钟路区厅和东洋大学联合运营的“中国电影常设电影院”举办的中秋特别活动——“走进中国近现代史电影和纪录片展映”。
这天上午11点开始,“中国电影常设电影院”连续上映故事片《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和纪录片《中国1978》。在纪录片上映前,来自中国的知名纪录片撰稿人张海龙会通过讲座与现场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向他们介绍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现况,并通过纪录片向他们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
![]() |
【图片=首尔中国文化中心】 |
在休息的空档,观众们兴奋地地讨论着《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里面登场的历史人物,他们说,“有那么多历史人物,还是第一次知道”,“我是来看邓小平和改革开放的故事的”,“我很喜欢看中国的纪录片”......观众们满怀期待地等待张海龙先生的讲座开场。讲座现场还有几位韩国纪录片业界的从业者,闻讯前来听讲座。他们在讲座结束后,热情邀请张海龙带着作品参加韩国EBS电视台纪录片国际电影节,还有纪录片业界人士,与张海龙认真地交流经验、探讨合作计划。
在中秋节这样一个中韩人民共同的节日里,“在这里看见中国”纪录片讲座把“天涯共此时”的诗意和现实生活恰到好处地糅为一体,让地处不同空间的人们通过纪录片的眼睛在此时此刻看见同一个中国。
“在这里看见中国”纪录片讲座和上映活动,还将在中秋节期间赴日本和蒙古的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活动,把来自中国的美好片段分享给更多的世界友人,同享中秋快乐。
![]() |
【图片=首尔中国文化中心】 |
■人物介绍:张海龙是诗人、作家、影像评论家、纪录片撰稿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杭州日报影视工作室主任,也担任北京一路传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策划、总撰稿。他曾担任央视纪录频道大型自然地理类纪录片《自然的力量》的总撰稿,担任央视纪录频道五集纪录片《功夫少林》文学统筹,以策划兼撰稿身份赴南极参与拍摄央视纪录片《疯狂摄影师》。他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区六十周年17集大型电视成就片《新疆是个好地方》总撰稿和新疆电视台16集人文纪录片《塔里木河》总撰稿,担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丝绸之路上的艺术”总策划兼总撰稿,完成大型系列纪录片《流动的盛宴:线路上的艺术》拍摄制作。该系列片中的《指尖上的山河》荣获第50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雷米金奖,《旷野上的歌者》荣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长片十优作品。他还以总撰稿身份启动大型人文纪录片《国之大运》拍摄项目,并担任新疆电视台6集纪录片《伊犁河》总撰稿和河南电视台“一带一路”6集纪录片《豫见新世界》总撰稿。
记者 주옥함(wodemaya@newspi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