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斯频通讯社首尔11月26日电 韩国政府公布了旨在到2027年实现无人驾驶汽车汽车标准L4级商业化的综合对策,包括扩大大规模示范项目、推进监管创新以及支持核心技术研发等。分析认为,这是在全球技术竞争加速背景下,为迅速缩小韩国与主要国家技术差距并将无人驾驶发展为未来核心产业的战略举措。
![]() |
| 资料图。【图片=网络】 |
26日,在首尔政府大楼举行的经济关系长官会议上,国土交通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这项关于提升汽车自动化驾驶竞争力的方案。
按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标准,无人驾驶等级通常划分为6个等级,从L0到L5。L0完全靠人驾驶;L1能给驾驶员转向、加速或减速辅助;L2可同时控制车速和转向,但驾驶员须时刻留意路况;L3在特定条件下,车辆能自动驾驶,但有时还需要驾驶员接管;L4在限定区域内,车辆基本不用驾驶员接管;L5是在任何情况下车辆都能自动驾驶,完全不用驾驶员接管。
政府预测,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在2035年增至约6.8万亿美元,但韩国在技术竞争力方面仍落后于美国与中国。
数据显示,美国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Waymo累计行驶距离已达1.6亿公里,中国百度则已超过1亿公里,而韩国所有企业合计仅为1306万公里左右;运营车辆数量方面,韩国也仅132辆,说明数据获取量和示范经验差距明显。政府指出,这种数据竞争力差距已成为韩国在全球竞争中最主要的弱点。
根据对策,韩国政府将于2026年前打造"无人驾驶示范城市",投放至少100辆无人驾驶汽车,将整个城市作为示范区,获取高密度行驶数据并构建由大企业、平台企业、初创企业共同参与的"无人驾驶综合示范模型"。
在农村等交通薄弱地区,将扩大无人驾驶公交车运营,改善交通可及性。政府参考目前在庆南河东等地开展的乡村型服务高满意度案例,计划向全国推广。
监管改革方面,过去由于涉及拍摄标识、匿名化处理等复杂程序受限的原始视频数据将允许自2026年起在研发目的范围内使用。同时,将允许公交、出租车等运输行业获得临时运营许可,实现无需开发员随车也能运行无人驾驶公交。当前仅限于停车功能的远程控制将扩大至行驶阶段,以提升紧急应对能力。
相关领域的研发(R&D)投资也将得到加强。政府将推进获取无人驾驶专用GPU和建设AI学习中心,打造大规模图像、传感器数据处理基础。同时积极支持当前迅速崛起、被特斯拉采用的E2E(端到端)无人驾驶AI模型技术,同步推进软件定义汽车(SDV)技术及车载AI半导体等核心技术研发。
法律制度方面,将通过设立承担运营管理义务的"法律责任主体"明确事故责任,通过完善责任制度缓解纠纷处理负担。国土交通部将于2026年与保险业、专家共同组成事故责任工作组,并于2027年提出赔偿指南。同时,将从明年起组建协商机构,尽量减少引入无人驾驶可能引发的出租车行业矛盾。(完)
韩国纽斯频(NEWSPIM·뉴스핌)通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