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斯频通讯社首尔7月29日电(记者 崔宪圭)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结束持续十年的动荡时期后百废待兴,恢复了曾被一度叫停的高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批考生。自此以来,逐步恢复正常运作的大学如今每年培养出规模达1000万名毕业生。
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的中国不再热衷于政治思想革命,而是被席卷全国的尖端技术革命所点燃。大大小小的人工智能(AI)活动在全国各地频繁举行。今年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办,为期四天。
![]() |
令美国警惕、令世界震惊的中国"科技崛起"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的改革开放经济的最大成果之一。
如果说邓小平通过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奠定了经济增长的基础,那么习近平自始至终全力推动"科技自强"战略,实现国家复兴。2015年,习近平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打造先进制造强国,为科技飞跃打下基础,如今正迈向"AI强国"的目标。
完成"中国制造2025"阶段性目标后,中国又提出"新质生产力"口号,全面推动高效、高质量、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所谓新质生产力,是以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新能源、AI、机器人、电动汽车、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要素为增长基础,取代传统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
"新质生产力"也是中国应对美国"技术封锁"与"供应链围堵"、实现到20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战略。中国正以此为支撑,坚定反制美国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制裁。
事实上,美国越向中国施压,中国朝"技术自强"的方向奔跑得越快。有美国学者指出,白宫的技术封锁反而加速了中国的技术崛起。哈佛大学的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曾表示,"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和对半导体的控制实际上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
已故国际问题专家亨利·基辛格也曾指出,美中关系恶化将激发中国的自主意识,并削弱美国的全球地位。他强调,相较于对抗,美国更应与中国保持和平共处并探索共赢之路。
本月中旬,笔者前往北京采访"2025年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展会集中展示了智能汽车、先进制造、数字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中国科技实力,也展示了中国提出的全球供应链合作愿景。
从展厅中展示的众多前沿技术来看,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企业间供应链的核心枢纽。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被美国随意孤立和排除的国家。若一味迎合美国战略,中国可能会错失全球商业机遇。
在软硬件、智能手机、电动车电池、自动驾驶、AI、机器人、无人机、大数据等领域,中国已站在世界顶尖之列,或正加速跃升。有观点认为,中国加入世界领先的半导体技术阵营指日可待。在国家基金的参与下,汽车功率半导体、AI芯片、存储器、设备封装等领域正飞速成长。
![]() |
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图片=彭博社、纽斯频通讯社】 |
7月16日,在博览会开幕式采访结束后,笔者来到北京顺义区国家会展中心的智能汽车展馆。映入眼帘的是高高天花板上悬挂着的"问界"巨大展区标识。问界是由中国华为主导的智能电动车(兼具燃油功能)品牌AITO系列中的一款。
华为为汽车制造商赛力斯(Seres)提供鸿蒙系统、自主驾驶系统、智能座舱、云端连接等ICT智能技术,间接参与问界M系列智能电动车的生产与销售。作为信息通信巨头,华为正凭借其ICT优势,通过供应智能解决方案和主导销售的方式进军汽车产业。
华为也被认为是"美国帮助中国技术崛起"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当美国对其实施技术封锁、限制使用安卓系统时,华为加速开发自主鸿蒙系统,实现技术独立。可以说,华为的"系统独立"正是美国制裁意外带来的"礼物"。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华为鸿蒙OS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安装率已达5%,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更达19%,超越苹果iOS。该系统还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等超过10亿台数字设备。
本月中旬,前来出席供应链博览会的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英伟达在中国的业务(供应链)被切断,中国将出现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来取代其技术与产品。他的话也可被理解为对"脱钩中国"策略的不切实际的批评。
黄仁勋直言,"(靠高关税)出口管制吸引外国企业回流的特朗普政府策略并不现实。"他指出,如果英伟达因美中对抗退出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必然会实现技术和产品的自主供应,合作共赢才是重点。(完)
韩国纽斯频(NEWSPIM·뉴스핌)通讯社